经销商数量减少 主营业务单一 榨菜产量持续下跌涪陵榨菜业绩连续下滑 增长存隐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吴永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涪陵榨菜”,002507.SZ)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降。《经济参考报》记者进一步研读涪陵榨菜近年财报发现,这已是其业绩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此外,涪陵榨菜存在的经销商数量减少、主营业务单一,以及榨菜产量持续下跌等问题已引起市场关注。
业绩下滑 经销商数量减少
涪陵榨菜官方网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榨菜、下饭菜、泡菜、调味菜、榨菜酱和其他佐餐开味菜等方便食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涪陵榨菜产销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旗下“乌江”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
据年报披露,涪陵榨菜2024年实现营收23.87亿元,同比下降2.56%;实现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下降3.29%;主要业绩指标的增速已连续两年同比下降,2023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86%和8.04%。
涪陵榨菜的经销商数量也不断减少。截至2024年末,其经销商数量为2632家,同比减少18.74%。其中,华南销售大区的经销商数量减少幅度最大,达到58.41%,截至2024年末仅剩193家经销商。涪陵榨菜在年报中对此解释称,公司为严管价格,报告期内整顿市场秩序,对于布局不合理、渠道冲突的经销商进行了优化。
据披露,涪陵榨菜采用经销制为主和电商平台补充的方式,实行“以城市为基础”的精准化营销管理模式。公司根据经销商的能力、资源、过往实绩,以及与城市渠道任务的协同度,布局配置经销商,落实经销商销售任务。同时,公司按照“多品类、多大单品集群、多渠道、多经销商,不冲突、不压货”的原则进行城市销售宏观管理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销商数量骤降的背后,或存在销售渠道受阻、现金流压力增大等风险,涪陵榨菜优化经销商这一策略或会导致其短期运营风险增加。
主营产品单一 八成营收靠榨菜
涪陵榨菜还存在主营产品单一的问题。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在品类产品方面围绕“稳住榨菜,夯基拓新,寻求增长”的业务战略规划思路,推广调味菜、泡菜、豆瓣酱、惠通下饭菜、联营产品等品类,重点抓榨菜、下饭菜、榨菜酱和调味菜品类,其中榨菜、下饭菜、榨菜酱是核心。
不过,财报显示,涪陵榨菜的营业收入仍主要来自榨菜。2024年,涪陵榨菜的榨菜、萝卜、泡菜,以及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20.44亿元、0.46亿元、2.30亿元和0.62亿元。其中,来自榨菜的营收占到了涪陵榨菜总营收的85.64%。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涪陵榨菜极力推广下饭菜与酱菜,探索多元业务以摆脱对于榨菜的依赖,但目前尚未见到明显成效。同时,涪陵榨菜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增长曲线,或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一旦榨菜原料出现减产可能会直接影响业绩。事实上,早在2023年,受干旱天气影响,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材料收购价格上涨约40%。
涪陵榨菜在财报中也坦言,本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所需原材料主要来自重庆市涪陵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青菜头。如在青菜头生长期间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及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原材料种植面积减少、青菜头供给减少,公司将面临因原材料不足而导致的经营风险。
榨菜产量下降 逆势扩产能引争议
《经济参考报》记者进一步研读财报发现,近年来,涪陵榨菜的榨菜产量呈持续下降态势。不过,即使在榨菜产量减少的同时,涪陵榨菜仍在积极布局扩大榨菜的产能。
早在2020年,涪陵榨菜发布的《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称,拟募集不超过33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设“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与“乌江涪陵榨菜智能信息系统项目”,主要投向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3.20亿元,自有投资金额3.70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中的29.50亿元。
涪陵榨菜称,募投项目可以进一步做精“乌江榨菜”,实现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保障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本次募投项目旨在建造高标准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提高原料收储及加工能力,提高公司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以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以及绿色环保和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全面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迎接市场新的挑战。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涪陵榨菜或过高估计了自身对产能的需求,因为其现有榨菜产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4年,涪陵榨菜的榨菜产量分别为13.71万吨、13.48万吨、11.82万吨、11.04万吨、11.02万吨,出现持续下滑。其中,2024年榨菜产量相较2020年净减少了2万多吨。
涪陵榨菜的产能利用率也略低于同行。据披露,截至2024年末,涪陵榨菜共拥有“涪陵生产基地”“眉山生产基地”和“东北生产基地”三大生产基地,以生产榨菜为主。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涪陵榨菜生产的榨菜、萝卜及其他产品的设计产能分别为27.325万吨、27.325万吨、17.664万吨,而实际产量分别为14.13万吨、12.89万吨、13.246万吨。记者计算发现,涪陵榨菜同期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71%、47.17%、74.99%。其中,涪陵榨菜生产的榨菜、萝卜及其他产品在东北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有10.00%、9.60%和36.04%。而食品类上市公司中,安井食品(603345.SH)和立高食品(300973.SZ)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97.15%和88.61%。
记者注意到,按照计划,涪陵榨菜前述募投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预计建成后将新增榨菜产能20万吨。但截至2024年末,涪陵榨菜“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的投资进度仅为12.59%,项目进度仅为10.94%,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已调整为2027年6月。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国内“佐餐小菜”行业的龙头企业,涪陵榨菜一直保持着十分稳健的发展步伐。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完全竞争型行业中,涪陵榨菜未来若想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或尚需切实解决其经销商数量下降、单一品类占比高、榨菜产量持续下滑等问题。
(实习生蔡振达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