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旅生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百科知识

红利资产受捧 相关基金密集“上新”

admin2025-07-16 08:10:02百科知识5
  ◎记者朱妍  近期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大幅上涨,相关基金的净值最高涨幅接近45%。据统计,公募基金扎堆布局红利资产,年内成立的相关基金数量接近40只,7月以来又有新型产品上报。业内人士认为

  ◎记者 朱妍

  近期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大幅上涨,相关基金的净值最高涨幅接近45%。据统计,公募基金扎堆布局红利资产,年内成立的相关基金数量接近40只,7月以来又有新型产品上报。业内人士认为,长线资金入市提振了市场对红利资产的配置需求,未来增量资金可期,但也需警惕短期交易拥挤的风险。

  长线资金助推红利资产上涨

  自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凸显,东财银行指数呈现波浪式上涨。截至7月15日,该指数4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上证红利指数上涨近2%。

  受其影响,红利主题基金表现可圈可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名称中含有红利、高股息字样的基金,今年以来逾九成获得正收益,平均净值涨幅达到7.2%,表现最好的涨幅接近45%。

红利资产受捧 相关基金密集“上新”

  华安基金分析称,财政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随着业绩考核的松绑,有望营造更适合“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鼓励险资加强中长期入市的力度。险资的属性与红利板块的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匹配度较高,红利策略面临中长期的资金面利好。

  “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确定性收益来源的稀缺,也会推动保险等追求长期绝对收益目的的增量资金加速流入高股息资产。”永赢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负责人刘星宇表示。

  除险资外,鑫元基金人士认为,面对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优势对社保基金、指数基金、红利低波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也具有吸引力。

  公募布局力度持续加码

  在红利资产的赚钱效应下,大量资金涌入相关基金产品。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红利、高股息ETF的净申购总份额达到178亿份,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均净流入逾40亿份。

  基金公司也在加速“上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红利、高股息类基金已接近40只。7月以来,又有新型红利产品组团上报,比如易方达基金、华宝基金、国联安基金7月11日均申报了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

  天风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银行板块权重为3.35%,而以沪深300为例的基准指数中,银行板块权重达15.71%,理论上银行股配置仍有较大的空间。

  刘星宇认为,银行板块长期被公募基金低配,筹码结构较优,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长线资金的流入也是长期缓慢的过程,二者共同促成了银行股价格上涨过程的低波动和低回撤特征,这也进一步吸引低波动资金并形成股价的自我强化。当前来看,该逻辑并没有显著变化,下半年银行股的股息率和估值相对其他红利类股票仍然具有显著优势。

  不过,南方某基金经理提示,银行股大涨的背后,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受交易拥挤的影响,不排除大金融板块存在短期回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