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180师惨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180师惨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1、部队本来没有很好的动员,而这些措施,更加增加了大家的恐慌害怕,结果26日晚上一部分拥在后边,而第二日到达东台峰的还是大部分,可是集合起来只有凡百人,又没有建制单位,这都是政治动摇造成,这里也是180师失败的重要关键——突围措施。
2、师全军覆灭的原因主要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该师在撤退过程中被美军包围,最终因弹尽粮绝而全军覆没。具体来说,180师在战役后期担任掩护全兵团撤退的任务。然而,在撤退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如运力不足、伤员众多、通讯中断等,导致180师未能及时撤离,被美军包围。
3、师在不同时期师长不同,比较知名的有郑其贵、李钟玄。郑其贵:1929年参军,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场战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率领180师参战。在第五次战役中,180师遭遇困境,被三面围困,背后是汉江。尽管郑其贵多次向上级汇报情况,但最终该师仍伤亡惨重。
4、师遭受严重损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一个人的责任。从客观环境来看,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补给线拉长,后勤供应困难,部队作战持续时间长、减员严重,且面临敌军大规模反攻,整体战场形势急剧恶化。180师作为掩护部队,处于极其被动和危险的境地。
5、在1951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18个春夜里,180师的战士背着40公斤以上的武备,从新义州、经定州、新安州、海南里、江东、到三登,每夜强行军100多里。在部队跑步通过敌机封锁区时,往往一跑就是二三十里,不少指战员累得大口吐血。
6、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0军180师损失7000多人。1951年第五次战役后期回撤阶段,志愿军遭到具有机械化机动优势的美军猛烈追击,部队部署大乱,部分部队被分割在敌后或被击溃。其中,180师陷入联合国军的重重包围,遭受毁灭性打击。该师原本有11000人,最后只有4000多人撤了回来,损失达7000多人。
180师师长是谁?
师师长是郑其贵,1913年出生,安徽金寨县人。180师奉命掩护主力撤退,但在美军的快速穿插下,部队深陷重围,损失惨重。全师入朝时有1万余人,但战后归建只有四千余人,近七千余人战死或被俘虏。作为师长的郑其贵,自然难逃其咎,当即被撤销师长职务。审查结束后,郑其贵被任命为第3兵团管理处处长,从正师级降为正团级。
师也是一支战绩出色的部队,成立于1947年,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180师归属18兵团的60军,其中师长名叫郑其贵,名叫王观潮。1950年,援朝爆发时180师正在西南,12月,在组织的指挥下,180师开始集结。180师集结之前,领导找到吴成德谈话,希望他能担任180师代理,而王观潮另有任用。
李钟玄:是五次战役后180师的新任师长。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他带领180师计划攻打韩军第5师防守的核心阵地942高地。作战过程中虽接到上级关于是否作战的模糊指示,但他和政委、参谋长等人分析后决定坚决请求作战并获批准。
180师师长郑其贵的结局:郑其贵师长在经历了一次降职处分后,后续获得一定程度的升职,最终退休回到故乡,享受晚年生活。 郑其贵的生平简介:郑其贵出生于1913年,是安徽金寨县人。
师级:师长郑其贵被撤职审查,后降为第三兵团管理处处长,回国后担任吉林军区副参谋长、白城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校,1963年晋升大校。代政委吴成德突围时与大部队脱节,被俘后始终坚持回大陆,《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回国。
180师失利的最后处理结果
1、此外,180师的全军覆没也与当时的战场环境和战略决策有关。在战役后期,整个战线已经崩溃,原定的撤退计划无法实施。同时,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只能在夜间行动,这也增加了撤退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180师的覆灭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总的来说,180师的全军覆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月26日拂晓,180师左面美7师突破179师阵地,切断其退路,主力在芝岩里以南陷入5倍敌人的重围,收到固守待援命令,但此时已无固守的弹药和兵源,后获军部批准突围。突围失利:5月27日拂晓,180师以伤亡2/3的代价突出包围抵达鹰峰山下,却再次陷入美24师包围。
3、导致无法与上级联系。 指挥失当和决心错误也是导致180师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当发现全改团师有被美军迂回包围的危险时,参谋长建议收拢部队适时后撤,但师长犹豫不决。当美军坦克到达师后方时,如果师长能果断决策,全师完全有可能突出重围。然而,由于决策犹豫,部队错过了多次突围的机会。
志愿军180师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1、志愿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最终并未全军覆没。以下是关于180师最后结局的详细解突围与分散 在遭到美军包围后,180师在突围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师部最终决定分散突围。突围过程中,180师抛弃了很多重武器,这导致了后期突围时的困难加大。
2、师全军覆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战役目标过大,超出了作战能力。志愿军高层在战役初期设定的目标过于宏大,希望多消灭敌人、多占地盘,以便在后续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实际作战中的情况与理想状态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战线过长,兵力火力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击和防御力量。通讯联络没有保障。
3、志愿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并未全军覆没,最终有4000多人成功突围。具体结局如下:分散突围:在突围过程中,由于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180师决定分散突围,以增加生存的机会。人员幸存:虽然损失惨重,但前期先行撤退的伤员以及后期突围成功的人员共计有4000多人,这部分人员得以幸存。